有的
虽然很少了,但肯定还是有那么一批玩家现在还在醉心这款游戏
MC圈有句话叫生存不建筑,建筑不生存
但是我偏偏要开一个生存模组建筑服:
在生存模式里搞100×100,甚至更大的大型建筑,而且我服不允许刷材料
但还是有一座座奇观拔地而起:
一个个玩家小镇如雨后春笋般崛起:
在生存模式下大建,考验的远不止是一个人生存+建造+冒险+红石的能力,更多的是考验你的毅力,判断力,静态规划,物资储备,投资能力(我找人写了个大宗商品交易所插件)甚至物流设计的能力。我还设计(照搬)了一整套维持服务器正常运转的政治制度,所以还会考验势力负责人的政治能力。
哪怕在这么苛刻的条件下,开服不到4个月,还是先后有一百多人加入了我们的事业,有精通一切玩法的国家建筑师:
也有花了十天才成功定居,跟着教程一点点学盖房子的纯新手玩家:
有从主体建筑开始谋划大型风格建筑区的玩家:
也有从边边角角小平房开始堆大建的玩家:
也有主题不知道是什么的玩家...
这么多有热情的玩家,这么多不断更新的内容,怎么这游戏就会没人玩了呢?
世界上最坑钱的游戏公司是腾讯,因为网易是诈骗公司
网易这家公司最擅长的,就是把一手好牌打的稀烂,无论是最早的魔兽世界,还是我的世界,亦或是这几天的逆水寒,手拿王炸被锤的妈都不认识正是网易本易了。
违反LGPL协议,霸王条款,出售开源内容,网易全家桶,水军,食屎级的客户端优化,脑残一样的防沉迷,地瓜改的服务器,客服跟拉磨的驴一样来回转悠。
一系列令人窒息的智障操作,让这款游戏的处境雪上加霜。
网易对于Minecraft玩家日益流失,要负最大的责任
最近网易被敲打,也似乎并没有让他重新重视这款游戏
以上
为什么?你去贴吧看看,去哔哩哔哩看看,大多数人都认为我的世界就是一款垃圾游戏,全身上下都是圈钱内容,从60%的开发平台税到色情内容房间名,凭什么这个游戏还该有人玩?
事实上,他们都转战Minecraft了
3月12日除了是植树节,也是世界反对网络审查日。
在今年的这个日子,曾作为纪念日发起者之一的RSF,公开了他们的新项目——“未过审的图书馆”。
这座图书馆建立在《我的世界》的游戏中,正式发布后,它会以玩家自制地图的形式出现在服务器列表里,供玩家自由阅览。
在这个虚拟世界,“未过审的图书馆”坐落在一座无名小岛上。像这个世界历来诸多令人叹为观止的建筑作品一样,“未过审的图书馆”同样有着非常宏伟又足够精致的外观设计。
这包括馆外整齐划一的庭院规划:
错落有致的绿植:
换算成真实距离长达985英尺的绝大圆顶——这个数据可以让它成为仅次于1,017英尺新加坡国家体育场的第二大圆顶。
他们,都是由英国的一家虚拟世界建筑公司blockworks,花费了几个月的时间,用超过1,250万个类似乐高的正方体积木一砖一瓦搭建而成的
从外观上看,这个建筑作品对任何人来说都称得上是一座美好的艺术品了。
只不过,里面的内容从某些立场来看并不那么美好。“未过审的图书馆”(The Uncensored Library),顾名思义,是用来盛放那些无法通过审查的内容作品的。
图书馆的区域划分以国家为别分为墨西哥,埃及,沙特阿拉伯,越南和俄罗斯五个场馆;内容上主要以“被审查的传播者”为基础对信息进行整理,收录了受到压制,监禁,流放或杀害的记者、信息传播者的文章等作品——这些在游戏中以馆内的图书形式呈现。
当你在游戏里连接到这张地图,走进图书馆的时候,可以自由地前往各个馆中,找到属于那里的,有些人不想让你知道的一个个被封印的故事。而图书馆的创立者们,还承诺每周也会有新的内容补充。
图书馆创立者之一,德国RSF常务董事克里斯蒂安·米尔说:
“网站被封锁,独立报纸被禁止,新闻由国家控制。年轻人在无法形成自己的见解的情况下成长。通过使用世界上最受欢迎的电脑游戏《我的世界》作为媒介,我们为他们提供获得独立信息。”
他们对这一方法的可行性非常乐观:
“幸运的是,在这些国家/地区仍可以访问《我的世界》。”
当然,并不是所有人对此事的态度都像他这样积极,尤其是确实生活在上述五个国家的人看来,这种没有亲身经历过网络审查的“外行人”做出来的玩意,在铁拳的绝对力量面前不堪一击。
就在创立者的发布帖子中,很多人已经提出了他们的质疑:
“在这些国家/地区可以访问《我的世界》——从现在开始也就两天了。”
“是的,这似乎是让《我的世界》服务器在多个不同国家被封锁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
当然,这一层面的问题制作者并非完全没有准备。
他们表示,之所以选择《我的世界》作为“未过审的图书馆”的载体,也是有“反侦察”层面的考虑。比如,《我的世界》支持个人建服务器,若单个服务器因此被封禁,还可以无成本用其他服务器代替;比如,即便游戏本身被要求下架,也可以诉诸于黑客提供盗版资源等等……
这些种种,固然技术上可行,但在实际操作中,当一个渠道真的成了一种“普遍”的获取“非法信息”的方式时,想要封锁这一渠道,方法还有太多了。
最终这件事还是会陷入那个死循环——不传播没有意义,一旦有了足够的传播,又不可能长期存在。
而与其做这种无用功人们更关心是,大家本来在此平台上进行着的正常娱乐活动,反而很可能会因此被迫终止——这既是对那些受牵连的无辜中立的平台们不负责任,也更是对生活在那些国家的普通大众不负责任。
对于这种一厢情愿的天真玩法,我自觉难以苟同。
但在另一方面,越来越多这种另辟蹊径的信息传播渠道的出现,以及前几天朋友圈刚刚发生的“传哨子”的现象也在向外传递着同一个信号——在互联网时代,只是想从某个形式上封禁信息的传播,蒙上公众的眼睛已经越来越难了。
社会矛盾的化解,总还是还是要朝着解决问题的方向去努力,一刀切锁死信息的懒政终归是要有些变通了。
这也就是为什么,即便我很难支持“图书馆”的具体做法,但依然觉得世界反对网络审查日所呼吁的初衷值得人们思考:
“网络审查,到底是不是解决社会矛盾的唯一前途。”
(本文原载于微信公众号:地球人研究报告,ID:diqiuren005 ——迷惑人类,怪奇科学,还有你的外星小姨。)
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