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看待 2019 年 4 月17 日高通与苹果的世纪大战达成和解?六年芯片组供应协议会产生哪些影响? 第1页

  

user avatar   tiancaomei 网友的相关建议: 
      

结果不出意外,这是两家成熟的美国公司最好的解决方案。商业合作没有永远的敌人,也没有永远的朋友。

苹果和高通和解其实不是一个孤立事件,最近的几条新闻要结合起来看才能看出一点端倪:

  • 3月份,就有彭博社的新闻报道指出苹果因为基带问题难产,苹果5G版Iphone很可能无法在原定2020年左右上市。
  • 4月初,消息称苹果被三星和高通拒绝采购,因此恐错失第一波5G之战。外媒称华为对苹果“开放”5G基带,华为回应“不评论”。
  • 近日,任正非和余承东在各种场合分别表示华为对苹果开放5G芯片;苹果COO在法庭上称“只要高通降低专利费,苹果愿意购买高通芯片”。
  • 今天,突然传出消息高通和苹果大战达成和解,高通股价上涨23%;同时intel宣布退出5G基带领域,正式宣布多年投资打了水漂。


前几天我在回答中就对新闻释放的获利方感觉疑惑。首先,一个事实是,5G是近年来终端厂商最大的噱头之一。苹果作为世界上最挣钱的手机厂商,是不可能接受自己在5G竞争中未战先败的,所以它一定会选择一家公司展开合作。其次,从商业谈判的角度来说,这种大规模合作不应该是先从媒体爆出来,而且华为的应对方式也显得有些慌乱,这里的获利方很明显只有苹果。

在苹果已经决定让步的情况下,有这么几种可能:
1. 高通降价,苹果采购高通芯片,美国公司团结一致对外,美国梦实现。
2. 高通坚持不降价,或者降价不到苹果预期,苹果采购华为芯片,以高通不愿意降价为借口堵住美国人民悠悠众口,高通成为美国罪人。
3. 高通不降价,也不满于苹果的让步。最后苹果迫于国内政治压力放弃华为,采购联发科或者三星或者英特尔(可能)的芯片,5G时代,苹果继续进入信号罗生门。

今天的新闻也证实了这一点,也许苹果在发现intel无法满足自己5G时间表时,就在重新考虑与高通的谈判是否应该继续,顺便再通过舆论压一波价格。如果高通死撑不降价(但是这几乎不可能),那么还有其他备选。


动机

在近几年,苹果和高通腰板都不硬气了。5G时代的苹果已经不再是3G,4G时代的前途光明的移动终端霸主了。现在苹果内忧外患:

  • 全球利润,尤其是大中华区利润下跌,十六年来首次下调季度营收。
  • 苹果被质疑创新能力下降;Airpower产品线大规模量产前取消;新发布会只专注软件;
  • 友商过于出色,黑科技层出不穷;
  • 5G初期芯片供应商大幅度减少,买方已经事实上丧失话语权,现在市场以卖方为主。

高通也不是3G,4G时代的高通了,过去几年时间里,高通因为霸道的收费方式遭到了韩国,欧盟,中国多个地区的反垄断调查。自从苹果与高通决裂之后,苹果和高通已经在6个国家16个司法辖区进行了超过50项的司法诉讼,虽然苹果在福州和美国本土都屡战屡败,但是这丝毫没有影响到苹果手机的销售份额。

同时,美国政府也有相当充足的动机来促使这次合作成功,毕竟要把税收、工作岗位和美元留在美国。

在当前这个时间点,苹果和高通都有动机来降低自己的谈判底线和解, 那么重新坐下来谈就是水到渠成的事。问题是苹果从原来的异常强势,到现在的和解究竟做了多少让步?苹果需要补偿高通多少专利费?现在签订的6年合同+2年可延期协议涉及多少利益?

这些细节问题外人很难了解,但当事人终究是满意了的。


未来

毫无疑问华为这次是陪跑了,但是这也不是一锤定音。苹果始终没有自研基带产品,既没有标准专利,也没有实用技术。虽然苹果正在组件自己的研发部门,但是短期内是不会有效果的。

而且以苹果一贯的供应商策略,他们通常会选择2-3家供应商来防止被供应链操纵。目前华为还有机会成为第二个或者第三个供应商,当然苹果也有可能选择三星或者联发科。考虑政治因素,华为的前景不太乐观,但是始终是有操作余地的。

不论如何,持续2年,跨越16个司法辖区的50 场司法诉讼是要结束了,大量律师终于有空休假了(:

高通和美股都在暴涨,苹果终于有能力赶上5G手机这波宣传热点了。但是最终这两家公司能做到什么程度,让我们拭目以待。

完。


user avatar   iron-man-on-march 网友的相关建议: 
      

其实摇滚精神是人的精神,不用太强调摇滚这两个字。

前两天我看到了臧鸿飞对摇滚的解释,我觉得挺好,他说摇滚是面对着生活的不服,而流行音乐是面对生活服了。我觉得这种解释挺好,我们始终在质问自己还是不是自己。摇滚不摇滚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还是不是你自己。

摇滚是小众这个话题已经不用再说了,因为摇滚在西方已经成为主流过了,摇滚是大众音乐,在中国可能是小众音乐,所以说中国文化和经济的现状造成了摇滚乐在现在社会的定位不能说明它是大众还是小众,这个真的不重要,重要的是在于每一个人在面对自己现实的妥协的自我的时候,是否会持续的去发问,这种东西不一定偏要体现在摇滚乐,而流行音乐也有,古典音乐也有,现在一些hip hop音乐、嘻哈音乐里都有大量的质疑的声音。

当然,这些都是大的流行音乐的范畴里的,但都不是以人们所理解的摇滚音乐的形式所存在的,所以没必要偏要强调摇滚两个字。

我自己写过两首歌去比较中国的摇滚乐和西方的摇滚乐,近三十年前我写过一首《像是一把刀子》,我觉得当时的中国摇滚就像一把刀子;在十年前我写过另外一首歌叫做《滚动的蛋》,实际上也是针对Bob Dylan的《Like a rolling stone》做一次呼应,我们站在中国的土地上,对西方的摇滚乐做的呼应,我觉得我们更像一颗滚动的蛋,我觉得这是对中国摇滚乐现状的一种描述。中国摇滚是一颗滚动的蛋,但它没有破碎,雨后的大地路途好像有些松软,滚动的时候受到了保护,但的确是危险的状态。我更愿意说中国摇滚乐是从下而上的,蛋破碎了之后变成了生命。

从三十年前到十年前再到现在,中国摇滚没有走向世界,我觉得走不走真的不重要,类似的比较本身是功利心态的,把摇滚乐当做了一种商品。摇滚乐存在的形式也不是为了要走向世界,或者要流向中国,它们存在是为了身心的娱乐,这种娱乐自然会带来与市场的互动,这种互动造成了传播,所以在中国有大量的人受到了影响,可以了解到西方文化,而且他们可以轻而易举的买到这些唱片,这是一种正常的文化根基带来的良性的反应。所以我们就应该去听这种良性的音乐,我觉得每个时代都要有一种形式去表达自己,摇滚乐就是西方发展到六十年代七十年代,人们需要用新的形式去表达自己的时候适时出现的,那个时候已有的音乐形式不能表达人们的想法了。像现在一样,很多的年轻人选择用他们自己的方式表达自己,我们也没办法。这个就是自然的一种规律,人们在经济发展、文化发展、全球化发展的过程中,人们就会轻而易举的找到自己最想选择的方式表达自己。

我觉得中国的摇滚乐,或者说中国自由表达性音乐受到了很多限制,所以说在某种程度上,流行音乐更是很多人追求的一种结果,它的成功方式是一种结果,包括摇滚乐也希望能够像流行音乐一样成功,但不一定像流行音乐那样去表达。

遗憾的是,这个社会的环境和传统文化环境没有鼓励批判,或者说是坚持自我、怀疑现实这种审美,在别的人完全趟出一条路之后,我们亚洲人沿着他们的脚步往前走的时候可能会受益,因为大家会说这种东西我们已经知道结果了,是可控的。但真正达到了不可控制的时候,所谓的不可控制就是真正自由状,他们一定会出面干涉或强加限制。这个时候才需要人站出来,人的自由创造需要调整,针对这种状态的时候,才能产生出接地气的作品,这个时候我认为才是所谓最自由的状态,他自己也不知道会是什么样,人的自由状态在某种程度上是不可控的状态,当然这种不可控的状态是由内心强大的信仰牵引着的,不会造成危险。这种东西只有自己能知道,很多人是不相信的,所以我们的文化环境、我们的宗教信仰完全不信任人的自由状态,一定会有人干预你,不光是家长,即使是比你年轻的人都会来说小心点小心点别出圈、别超越底线。这些东西都有可能造成自己对自己说,那好吧,回头。

就像臧鸿飞说的那样,我们服了,我们对困难做出了妥协做出让步,我们的理想稍微静音一段时间,完了之后,我们可以获取到的东西要远远大于我们的挑战。

你持续的用你的理想去对抗你对现实的认知,你会发现你对现实的认知没有那么强大,你甚至可以说你自己征服现实就是你的现实观,现实怎么可能不被征服呢?他怎么可能会养成这种习惯呢?如果现实都是不可征服的,人就永远是在倒退。

摇滚不仅仅是一个音乐的概念,而是一种态度和人生观的概念。


user avatar   cai-cai-43-64 网友的相关建议: 
      

其实摇滚精神是人的精神,不用太强调摇滚这两个字。

前两天我看到了臧鸿飞对摇滚的解释,我觉得挺好,他说摇滚是面对着生活的不服,而流行音乐是面对生活服了。我觉得这种解释挺好,我们始终在质问自己还是不是自己。摇滚不摇滚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还是不是你自己。

摇滚是小众这个话题已经不用再说了,因为摇滚在西方已经成为主流过了,摇滚是大众音乐,在中国可能是小众音乐,所以说中国文化和经济的现状造成了摇滚乐在现在社会的定位不能说明它是大众还是小众,这个真的不重要,重要的是在于每一个人在面对自己现实的妥协的自我的时候,是否会持续的去发问,这种东西不一定偏要体现在摇滚乐,而流行音乐也有,古典音乐也有,现在一些hip hop音乐、嘻哈音乐里都有大量的质疑的声音。

当然,这些都是大的流行音乐的范畴里的,但都不是以人们所理解的摇滚音乐的形式所存在的,所以没必要偏要强调摇滚两个字。

我自己写过两首歌去比较中国的摇滚乐和西方的摇滚乐,近三十年前我写过一首《像是一把刀子》,我觉得当时的中国摇滚就像一把刀子;在十年前我写过另外一首歌叫做《滚动的蛋》,实际上也是针对Bob Dylan的《Like a rolling stone》做一次呼应,我们站在中国的土地上,对西方的摇滚乐做的呼应,我觉得我们更像一颗滚动的蛋,我觉得这是对中国摇滚乐现状的一种描述。中国摇滚是一颗滚动的蛋,但它没有破碎,雨后的大地路途好像有些松软,滚动的时候受到了保护,但的确是危险的状态。我更愿意说中国摇滚乐是从下而上的,蛋破碎了之后变成了生命。

从三十年前到十年前再到现在,中国摇滚没有走向世界,我觉得走不走真的不重要,类似的比较本身是功利心态的,把摇滚乐当做了一种商品。摇滚乐存在的形式也不是为了要走向世界,或者要流向中国,它们存在是为了身心的娱乐,这种娱乐自然会带来与市场的互动,这种互动造成了传播,所以在中国有大量的人受到了影响,可以了解到西方文化,而且他们可以轻而易举的买到这些唱片,这是一种正常的文化根基带来的良性的反应。所以我们就应该去听这种良性的音乐,我觉得每个时代都要有一种形式去表达自己,摇滚乐就是西方发展到六十年代七十年代,人们需要用新的形式去表达自己的时候适时出现的,那个时候已有的音乐形式不能表达人们的想法了。像现在一样,很多的年轻人选择用他们自己的方式表达自己,我们也没办法。这个就是自然的一种规律,人们在经济发展、文化发展、全球化发展的过程中,人们就会轻而易举的找到自己最想选择的方式表达自己。

我觉得中国的摇滚乐,或者说中国自由表达性音乐受到了很多限制,所以说在某种程度上,流行音乐更是很多人追求的一种结果,它的成功方式是一种结果,包括摇滚乐也希望能够像流行音乐一样成功,但不一定像流行音乐那样去表达。

遗憾的是,这个社会的环境和传统文化环境没有鼓励批判,或者说是坚持自我、怀疑现实这种审美,在别的人完全趟出一条路之后,我们亚洲人沿着他们的脚步往前走的时候可能会受益,因为大家会说这种东西我们已经知道结果了,是可控的。但真正达到了不可控制的时候,所谓的不可控制就是真正自由状,他们一定会出面干涉或强加限制。这个时候才需要人站出来,人的自由创造需要调整,针对这种状态的时候,才能产生出接地气的作品,这个时候我认为才是所谓最自由的状态,他自己也不知道会是什么样,人的自由状态在某种程度上是不可控的状态,当然这种不可控的状态是由内心强大的信仰牵引着的,不会造成危险。这种东西只有自己能知道,很多人是不相信的,所以我们的文化环境、我们的宗教信仰完全不信任人的自由状态,一定会有人干预你,不光是家长,即使是比你年轻的人都会来说小心点小心点别出圈、别超越底线。这些东西都有可能造成自己对自己说,那好吧,回头。

就像臧鸿飞说的那样,我们服了,我们对困难做出了妥协做出让步,我们的理想稍微静音一段时间,完了之后,我们可以获取到的东西要远远大于我们的挑战。

你持续的用你的理想去对抗你对现实的认知,你会发现你对现实的认知没有那么强大,你甚至可以说你自己征服现实就是你的现实观,现实怎么可能不被征服呢?他怎么可能会养成这种习惯呢?如果现实都是不可征服的,人就永远是在倒退。

摇滚不仅仅是一个音乐的概念,而是一种态度和人生观的概念。


user avatar   cf-cf-84 网友的相关建议: 
      

其实摇滚精神是人的精神,不用太强调摇滚这两个字。

前两天我看到了臧鸿飞对摇滚的解释,我觉得挺好,他说摇滚是面对着生活的不服,而流行音乐是面对生活服了。我觉得这种解释挺好,我们始终在质问自己还是不是自己。摇滚不摇滚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还是不是你自己。

摇滚是小众这个话题已经不用再说了,因为摇滚在西方已经成为主流过了,摇滚是大众音乐,在中国可能是小众音乐,所以说中国文化和经济的现状造成了摇滚乐在现在社会的定位不能说明它是大众还是小众,这个真的不重要,重要的是在于每一个人在面对自己现实的妥协的自我的时候,是否会持续的去发问,这种东西不一定偏要体现在摇滚乐,而流行音乐也有,古典音乐也有,现在一些hip hop音乐、嘻哈音乐里都有大量的质疑的声音。

当然,这些都是大的流行音乐的范畴里的,但都不是以人们所理解的摇滚音乐的形式所存在的,所以没必要偏要强调摇滚两个字。

我自己写过两首歌去比较中国的摇滚乐和西方的摇滚乐,近三十年前我写过一首《像是一把刀子》,我觉得当时的中国摇滚就像一把刀子;在十年前我写过另外一首歌叫做《滚动的蛋》,实际上也是针对Bob Dylan的《Like a rolling stone》做一次呼应,我们站在中国的土地上,对西方的摇滚乐做的呼应,我觉得我们更像一颗滚动的蛋,我觉得这是对中国摇滚乐现状的一种描述。中国摇滚是一颗滚动的蛋,但它没有破碎,雨后的大地路途好像有些松软,滚动的时候受到了保护,但的确是危险的状态。我更愿意说中国摇滚乐是从下而上的,蛋破碎了之后变成了生命。

从三十年前到十年前再到现在,中国摇滚没有走向世界,我觉得走不走真的不重要,类似的比较本身是功利心态的,把摇滚乐当做了一种商品。摇滚乐存在的形式也不是为了要走向世界,或者要流向中国,它们存在是为了身心的娱乐,这种娱乐自然会带来与市场的互动,这种互动造成了传播,所以在中国有大量的人受到了影响,可以了解到西方文化,而且他们可以轻而易举的买到这些唱片,这是一种正常的文化根基带来的良性的反应。所以我们就应该去听这种良性的音乐,我觉得每个时代都要有一种形式去表达自己,摇滚乐就是西方发展到六十年代七十年代,人们需要用新的形式去表达自己的时候适时出现的,那个时候已有的音乐形式不能表达人们的想法了。像现在一样,很多的年轻人选择用他们自己的方式表达自己,我们也没办法。这个就是自然的一种规律,人们在经济发展、文化发展、全球化发展的过程中,人们就会轻而易举的找到自己最想选择的方式表达自己。

我觉得中国的摇滚乐,或者说中国自由表达性音乐受到了很多限制,所以说在某种程度上,流行音乐更是很多人追求的一种结果,它的成功方式是一种结果,包括摇滚乐也希望能够像流行音乐一样成功,但不一定像流行音乐那样去表达。

遗憾的是,这个社会的环境和传统文化环境没有鼓励批判,或者说是坚持自我、怀疑现实这种审美,在别的人完全趟出一条路之后,我们亚洲人沿着他们的脚步往前走的时候可能会受益,因为大家会说这种东西我们已经知道结果了,是可控的。但真正达到了不可控制的时候,所谓的不可控制就是真正自由状,他们一定会出面干涉或强加限制。这个时候才需要人站出来,人的自由创造需要调整,针对这种状态的时候,才能产生出接地气的作品,这个时候我认为才是所谓最自由的状态,他自己也不知道会是什么样,人的自由状态在某种程度上是不可控的状态,当然这种不可控的状态是由内心强大的信仰牵引着的,不会造成危险。这种东西只有自己能知道,很多人是不相信的,所以我们的文化环境、我们的宗教信仰完全不信任人的自由状态,一定会有人干预你,不光是家长,即使是比你年轻的人都会来说小心点小心点别出圈、别超越底线。这些东西都有可能造成自己对自己说,那好吧,回头。

就像臧鸿飞说的那样,我们服了,我们对困难做出了妥协做出让步,我们的理想稍微静音一段时间,完了之后,我们可以获取到的东西要远远大于我们的挑战。

你持续的用你的理想去对抗你对现实的认知,你会发现你对现实的认知没有那么强大,你甚至可以说你自己征服现实就是你的现实观,现实怎么可能不被征服呢?他怎么可能会养成这种习惯呢?如果现实都是不可征服的,人就永远是在倒退。

摇滚不仅仅是一个音乐的概念,而是一种态度和人生观的概念。


user avatar   kejipi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热力学里面有非完整约束,比如对一个封闭体系,所有粒子的总能量就是就是一个定值。系统的运动轨迹被约束在6N-1维的一个超表面上了。同时这个系统是不可积的,系统是在超表面上各处的概率相同,这是统计力学与热力学联系的关键。然后你就可以得到配分函数了,就得到了热力学量。应该说热力学里面没有完整约束,因为如果有的话,系统总是可以约化为多维环面上的谐振子,体系是完全确定的,就谈不上热力学了。




  

相关话题

  如何才能不让自己错过半导体的风口? 
  芯片晶体管数量超过300亿大概要多久? 
  在柔性 OLED 屏幕量产中驱动 IC 是技术瓶颈吗? 
  苹果 iPhone14 Max 首爆,颜值有点高,对此你有哪些期待? 
  百名工程师被 Meta 挖走,苹果开高额股票奖励留人才,高额奖励是否能留住人才? 
  如何看待英特尔员工称丢掉苹果订单是因为 Skylake 处理器的 QA 测试「异常糟糕」? 
  怎么看soc手机cpu 功耗 这些? 
  如何评价「华为决定起诉美国政府」,具有什么样的意义? 
  英特尔挖走苹果 M1 首席芯片设计师,这将对苹果 M1 芯片设计工作产生哪些影响? 
  如何看待苹果在 2019 年 3 月 18 日晚发布的新 iPad mini 和 iPad Air? 

前一个讨论
橄榄球运动员容易受伤吗?
下一个讨论
18-19 赛季欧冠 1/4 决赛尤文图斯 1:2 总比分 2:3 被阿贾克斯淘汰,如何评价这场比赛?





© 2025-05-05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5-05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