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根廷就没有在渴望胜利!梅西下半场在远离战火的地方直挺挺的站着,买票了没?二分之一球的机会阿根廷人没有智利人抢得坚决。所以,输球活该。
谢邀。
这场比赛是美洲杯最好看的一场,相比美洲杯的其他比赛,决赛的技战术含金量更具成色,也更能看出双方主帅的用兵和战略眼光。
把阿根廷落败的责任归在马蒂诺身上是不公平的。如果真的要追求责任,那也只有用伊瓜因而不是特维斯换下了阿圭罗。现在用结果来倒逼过程,是因为伊瓜因浪费了一次媒体说的“必进球”,又踢飞了点球,成为了罪人,于是马蒂诺也连带背锅。
没有看过全场比赛的人,回头看现在的媒体报道,一定会认为这完全是伊瓜因的错——浪费了必进球、踢飞了点球,还不该死?踢飞点球伊瓜因的确难辞其咎,但怪罪他浪费了必进球则未必。
拉维奇传给他的“妙传”到底有多难射?
这是已经出球之后的皮球运转和伊瓜因跑位标识图。拉维奇这脚传球为了避开后卫的拦阻,选择了一条很深的路线。但是拉维奇本来可以有更早传球的选择。
从这张图来看,伊瓜因是不越位的,问题就在于拉维奇随后的处理。请注意,大禁区有多宽?标准场地的大禁区宽度是16.5米,加上禁区外的距离,应该在18~19米这样。
这是拉维奇应该第一时间出球的瞬间截图。等到他后来按照局势发展传球的时候,其实只要搓球的部位足够深,一样能推出小弧线的地滚球。然而高水平比赛就是这样,失之毫厘谬以万里,拉维奇的细节处理不好,坑了伊瓜因。从本图和下图的草坪色块能够看出,拉维奇应该第一时间出球的位置,和他在比赛过程中实际出球的位置,差了几乎两米。这两米很要命!
这是出球的瞬间,伊瓜因依然不越位,智利的后卫已经伸脚要铲抢扩大防守面积。拉维奇呢?他选择推一条斜线地滚球,而不是带一点旋转的小弧线。请注意,此时的伊瓜因已经提速了——就算他提速了,而且是下半场才上场的生力军,也无法很好地追上并处理这个球。
看这张图,很多人肯定会认为伊瓜因没有及时伸脚以至于让黄金机会就这样溜走了,事实是不是这样呢?
这是另一个角度的视频截图,这样看过去球似乎也在伊瓜因的控制范围内,实际上呢?截图是看不出来拉维奇传球的球速有多快的。
这才是伊瓜因的正常处理,当他够到球的时候,皮球已经滚出了远门柱(以拉维奇传球的方向进行门柱限定)之外,所以打在边网上是不奇怪的。
单就这个球来说,如果包抄的是特维斯而不是伊瓜因,效果会更好还是更差,真的说不好。在此基础上,伊瓜因这个球不进我觉得责任没有拉维奇大。另外,这并不是一场一边倒的比赛。智利没有机会吗?同样很多。桑切斯一个人就有4次相当好的机会,其中两次是必进球,上半场有一次接队友过顶直传不停球打凌空,一次是下图的反击,那是马斯切拉诺中场解围失误之后的黄金机会。桑切斯的处理同样也是很可惜的。
面对萨巴莱塔高速补位和封挡,桑切斯选择了直接射门,从上图的截图来看,萨巴莱塔其实已经到位了而且飞身堵截,桑切斯此时正在发力。但这个球我和其他朋友探讨过,他其实可以选择扣过萨巴莱塔,然后在对方另一名后卫封堵到位之前从容射门的。这同样也是高水平比赛当中,失之毫厘谬以万里。
从比赛场面看,阿根廷120分钟之内和智利不分胜负很正常。
1.阿根廷从头到尾没有体现出压倒性的整体优势,依靠反击、反越位获得的机会,整场比赛时间内阿根廷有,智利也有。
2.对梅西、迪玛利亚、阿圭罗的防守,智利中场和后卫的强度远远强于西甲联赛——不仅有整体和个人的防守强度,也有源出于南美的各种阴招,让人防不胜防。但这就是南美足球,是美洲杯甚至是未来世界杯预选赛上所有南美球队面对阿根廷时的战术。
3.马蒂诺的战术和用人有问题吗?以结果论来看,当然人人都可以说他有问题,说他没有用好梅西就要负主要责任,事实并非如此。
今年美洲杯四强有一个共同特征,那就是四支国家队的主教练都来自阿根廷——他们每个人都知道梅西领衔的阿根廷是怎样的存在。任何一名有可能面对阿根廷或者巴塞罗那的主教练,在业务研究的时候都会去想两个战术命题:
a.倘若我是梅西的教练,我应该怎样使用梅西和其他球员;
b.倘若我带的队伍要面对阿根廷/巴塞罗那,我应该怎样限制梅西。
然后让我们回到这场比赛的双方首发阵容:
智利(4-3-1-2转4-3-2-1)
门将:
布拉沃(巴塞罗那)
后卫:
伊斯拉(女王公园巡游者)、梅德尔(国际米兰)、弗朗西斯科·席尔瓦(奥萨苏纳)、博塞茹(智利科洛科洛)
前卫:
比达尔(尤文图斯)、迪亚斯(汉堡)、阿朗吉斯(巴西国际)
前腰:
巴尔迪维亚(巴西帕尔梅拉斯)替补马蒂亚斯·费尔南德斯(佛罗伦萨)
前锋:
桑切斯(阿森纳)、爱德华多·巴尔加斯(女王公园巡游者)替补恩里克斯(萨格勒布迪纳摩)
主教练豪尔赫·圣保利并非无能之辈,他打出这11人纸面实力看上去参差不齐,但用心良苦。布拉沃就不用说了,西甲三冠王、最佳门将、赛季失19球、创造754分钟不失球、单赛季23场零封对手的惊人数据(当然,巴萨的后防在西甲就没怎么受到特别大的威胁)。
除此之外,场上10人当中只有3人来自南美国家的联赛,其他人全部是旅欧球员,圣保利试图通过欧洲淘金帮的整体防守硬度,结合个人防守的“肮脏程度”,对阿根廷进行限制和杀伤。比赛过程也印证了这一点,随着巴尔加斯的不断后撤,以及弗朗西斯科·席尔瓦的前压,3-6-1的中场屯兵再变成4-3-2-1的圣诞树阵型,使得智利本方后场以及中场几乎全面占优,特别是对抗,以拼抢和骚扰阻拦阿根廷三中场对三前锋的支援,甚至使得梅西和迪马利亚深度回撤。
就算五中场对五中场,阿根廷也不占上风,除了比达尔要在前场高位逼抢时盯防梅西之外,中场其他人很有针对性的对梅西和迪马利亚进行看管——不让你从容地转身,有大量面对球门摆脱过人或者组织进攻的机会。相比梅德尔、迪亚斯、弗朗西斯科·席尔瓦无所不用其极的手段,比达尔算是非常干净的了。
这是比达尔和队友高位逼抢梅西。但是从这个场面可以看出,梅西身边缺少能够跑出更多位置接应他的队友,这和巴塞罗那的情况大相径庭。
这样的战术,涉及到两个战略变量:
a.中场的帕斯托雷根本没有持球权重,阿根廷队中持球第一人是梅西,第二人是迪马利亚,这是去年巴西世界杯定下来的调子,加上比格利亚和马斯切拉诺要面对智利五六名中场球员已经非常头大了,无法通过跑位和组织给予前方四人足够的衔接。当帕斯托雷在中场没有存在感的时候,阿根廷试图通过4-2-3-1阵型当中的“迪马利亚-梅西-帕斯托雷”组合润滑前场传切就是镜花水月。
帕斯托雷在巴黎圣日耳曼的时候,要求边路到肋部甚至是中路的组织权重,他和维拉蒂组成的两肋是大巴黎进攻上最活跃的X因素,然而他在国家队可没这么好的命。
BTW:在团结队友方面,梅西的确不如他的前辈马拉多纳。球王虽然在国家队是不折不扣的球霸(1986年公开和帕萨雷拉争夺队长袖标),但他懂得鼓舞每一个人的士气,让每一名留下来的队友人尽其才。现在的阿根廷国家队,鼓舞士气的是马斯切拉诺。
b.马蒂诺过分倚重当前的技术型中场人员组合,这样的中场足够华丽也很有创造力,但缺乏足够的对抗和侵略性,甚至缺乏足够的防守硬度。整个阿根廷国家队当中,最有侵略性和防守能力的特维斯,又无法获得首发机会。
从排兵布阵就能看出来,帕斯托雷、迪玛利亚和替换他的拉维奇、梅西、阿圭罗,这四个人的防守硬度很不好,一旦守转攻受阻,整个阿根廷的中后场在攻转守的过程中非常吃力,更多的机会反而出现在反击当中而不是阵地战。
阿根廷(4-3-3转4-2-3-1)
门将:
罗梅罗
后卫:
萨巴莱塔(曼城)、德米凯利斯(曼城)、奥塔门迪(瓦伦西亚)、罗霍(曼联)
前卫:
比格利亚(拉齐奥)、马斯切拉诺(巴塞罗那)、帕斯托雷(大巴黎)替补巴内加(塞维利亚)
前锋:
梅西(巴塞罗那)、阿圭罗(曼城)替补伊瓜因(那不勒斯)、迪马利亚(曼联)替补拉维齐(大巴黎)
这样的中前场组合堪称豪华,没错,豪华到爆,可惜的是攻守不平衡。帕斯托雷和迪马利亚两个人一旦收中支援梅西,边路就有两条宽敞的走廊;如果两人拉边,带开智利人的防线,让梅西往前顶,只要过人被断球、传球被阻断或被解围(一般都是多人夹抢),在对方三十米区域的中路地带又缺乏拦截,比格利亚和马斯切拉诺立刻就要面对快速压上的三四名智利球员,他们被迫靠近后防线,使得整个防守阵型被迅速压扁。
梅西现在更多的时候回撤,寻求插上的突然性以改变进攻节奏,他在欧洲踢球多年,对手也同样旅欧,对他的特点以及美洲杯的犯规判罚尺度非常清楚,于是——你回撤可以,不能面向球门,你想转身,就踢到你回传为止。
这样有侵略性又不至于构成严重肢体伤害的单人防守做基础,马上逼近要夹抢的智利中前场队员几乎无视了马斯切拉诺的接应,也就是说,只要裁判不响哨,我就一直这样做。
智利人几乎就这样执行了一整场比赛,除了被打反击的时候害怕犯规招致吃牌减员。现在的美洲杯可不是当年慢腾腾的节奏,让每个人都有秀脚法的时间和空间,欧化了的南美球员也开始追求效率和速度,阿根廷徒有诸多攻击好手,却控制不住场上节奏,和对方频繁地互换攻防主动权。这也怪不了马蒂诺,他在巴萨执教期间,对于节奏的把握相当不错,而拿起国家队教鞭以后,在选材面有限的情况下,只有6名合格的中场进入法眼,可以独当一面的前锋却多达7人。
进攻上,阿根廷也不是巴塞罗那,没有内马尔和苏亚雷斯这种控传带射都极臻一流的前锋,能真正把高水平比赛当中的每一步都做好做透。拉维奇、帕斯托雷、伊瓜因都差那么一点点,这“一点点”足以让马蒂诺以进攻为主的战术思想遭受各种挫折,这其中有我们想象得到的,也有我们想象不到的。
马蒂诺以进攻为主的战术没有错,他很清楚自己的老乡正在执教对手,也不是不知道这些老乡们人人都在研究甚至“解剖”梅西,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围绕梅西制订战术使得比赛结果最大化,阿根廷目前可选的本土教练当中恐怕没有人比马蒂诺和萨维利亚做得更好了,一届美洲杯和一届世界杯的成绩就是最好的证据。
梅西之后是迪马利亚,弗朗西斯科·席尔瓦几乎如影随形。在迪马利亚受伤下场、拉维奇替补之后,场上出现了什么变化呢?
以拉维奇和帕斯托雷为组织传递的主导,导致阿根廷的进攻在对方半场很难打开局面。梅西主动去充当一个串联的角色,看着阿圭罗在一堆红衣大汉包围之下孤掌难鸣。
这几乎和国际米兰当年一样,一群球星你打你的,我打我的。拉维奇和帕斯托雷按照自己的想法组织进攻,忽略了站在禁区里的是昆哥而不是伊布拉辛莫维奇。在巴蒂斯图塔和克雷斯波之后,阿根廷唯一的一个大中锋是……
美洲杯曾经点球三不入的帕勒莫。
这样的场面不要多,5分钟就能吓死人——更重要的是,这样的情况在本届美洲杯阿根廷的所有比赛当中屡屡出现,导致全队的战术思想凌乱不堪——直到中场休息时马蒂诺再次调整,以梅西为核心执行整体战术之后,阿根廷和智利才来到了在对方半场演练攻防,然后互相打反击的局面。
说马蒂诺换人失当,未免太牵强了。
第一场对巴拉圭,帕斯托雷在75分钟被特维斯换下;
第二场对乌拉圭,帕斯托雷79分钟被巴内加换下;
第三场对牙买加,帕斯托雷59分钟被佩雷拉换下;
1/4淘汰赛对哥伦比亚,帕斯托雷77分钟被巴内加换下;
半决赛对巴拉圭,帕斯托雷73分钟被巴内加换下;
决赛对智利,帕斯托雷81分钟被巴内加换下;
这六场比赛当中,真的每一场都是因为帕斯托雷体力不济了被替换下场吗?我看了每一场阿根廷的比赛,个人觉得真的不是。简单讲就是帕斯托雷做不好角色转换。按照我的观点,马蒂诺唯一很明显的失误就是没用本赛季状态一直很好的特维斯而是用了阿圭罗。整届美洲杯,他一直在试图找到“梅西当主角”和“梅西当配角”两个状态下的合理战术,结果以失败告终。
基于上述分析,相比马蒂诺和梅西,圣保利和桑切斯、比达尔、布拉沃更配得上美洲杯冠军。比赛就是各种限制、各种纠错直到最后取胜的过程,阿根廷本届杯赛的表现比巴西强太多,他们进行了无数次局部纠正,最终过不了智利这一关,也只能说是决赛的调整没有到位。
大致就是这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