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是十四五岁的康熙,如果太后教我武当派武功,我或多或少会觉得奇怪。
所以我做不到有代入感的解释康熙为什么不奇怪,如果我勉强解释了,那叫自欺欺人。
但好在我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来答题——
严谨来说,“康熙的武功是太后教的”这个命题,只是海大富个人的判断,并影响了韦小宝。而韦小宝作为小说主角,读者恐怕也很难跳出他的视角来看问题。
而实际上呢?
康熙并未亲口承认“太后教过自己武功”;太后也从没亲口承认“自己教过康熙武功”。
————————————————————
看原文:
韦小宝道:“教你功夫的师父,是武当派的高手,是不是?”小玄子奇道:“咦,你怎么知道?”韦小宝道:“我从你的手法之中看了出来。”
……
海老公道:“他认了吗?”语调中显得颇为兴奋。韦小宝道:“我问他:‘教你功夫的师父,是武当派的高手,是不是?’他说:‘咦,你怎么知道?’那不是认了?”海老公喃喃地道:“所料不错,果然是武当派的。”——4回
根据韦小宝的提问和康熙的回答,能推出“太后教过康熙武功”么?
不能,只能推出康熙承认“武当派高手教过自己武功”这一层意思。
再看原文:
康熙叹了口气,说道:“我早料到,你知道我是皇帝之后,再也不会像从前那样跟我比武了。”韦小宝微笑道:“我一定跟以前一样打,就只怕不容易。喂,小玄子,你的武功到底是谁教的?”康熙道:“我可不能跟你说。你问来干什么?”韦小宝道:“鳌拜这家伙自以为武功了得,对你摩拳擦掌的,倒像想要打人。我想你师父武功很高,咱们请你师父来对付他。”康熙微微一笑,摇头道:“不成的,我师父怎能做这种事?”——5回
根据这段问答,能推出“康熙的师父是太后”么?
也不能,因为康熙并没漏出任何口风。
还看原文:
太后厉声喝道:“好奴才,你……你……装神弄鬼,以少林……少林……少林派武功教小桂子,原来自己是崆峒派的。”海老公喘息道:“不敢,大家彼此彼此!太后以武当派武功教给皇上,想诱奴才上当。不过……不过那‘化骨绵掌’是蛇岛的功夫,奴才几年前就知道了。”——6回
此处太后亲口承认“自己教过皇帝武当派武功”了么?
并没有,话是海大富说的,太后没当面反驳而已。
仍然看原文:
韦小宝略一凝思,已然明白,心道:“他奶奶的,老乌龟奸猾得紧,他教我什么‘大擒拿手’,什么‘大慈大悲千叶手’,都是少林派武功,好让太后以为他是少林派的,其实却是辣块妈妈的崆峒派。只可惜太后的假武当派‘八卦游龙掌’,却瞒不了老乌龟。”又想:“原来皇上的武功都是太后教的。” ——6回
这段能证明“康熙的武功是太后教的”么?
仍然不能,这是韦小宝受海大富影响而形成的观点而已。
接着看原文:
太后博尔济吉特氏是科尔沁贝勒绰尔济之女,家世亲贵,累代大官,家中数世为后,她在做闺女之时,便要出府门一步,也千难万难,从小不知有多少奶妈丫环侍候,如何能去偏僻凶险的蛇岛,学这等旁门功夫?她就算要学武功,也必是学些八段锦、五禽戏之类增强体魄的粗浅功夫,说什么也不会学这“化骨绵掌”。多半她身畔亲信的太监、宫女之中,有这么一个武功好手,只盼太后吩咐此人出手。哪知自己一提到要去禀报皇帝,太后心中发急,不及细思,登时出手相攻。这一来,太后不但招认杀害四人乃自己下手,而三掌一对,便已受了极重内伤。海老公苦心孤诣地筹划数年,一旦见功,不由得心下大慰。——6回
可知海大富开始也没想到太后会武功,他本以为太后身边还有其他高手的。
直到跟太后动手,仓促之间,海大富才形成了“教皇帝武当派武功的高手”=“太后本人”这么个推测。
————————————————————
以上,辨析完原文,咱们知道:
1, 康熙并未亲口承认“太后教过自己武功”,康熙甚至没亲口承认“太后会武功”,最多只承认了“武当派高手教过自己武功”;
2, 太后也没亲口承认过“自己教过康熙武功”;
3, 海大富先后有过两种猜测,他最早的猜测是康熙跟太后身边其他高手学过武功;
4, 至于后来把“教康熙武功的武当派高手”和“太后”画上等号,只是海大富仓促之间的猜测,影响了韦小宝,进而影响了读者而已。
————————————————————
继续解读之前,再啰嗦几句:
我并非要通过咬文嚼字的方式来推翻海大富的判断;而是想提供另一种和书中各种已知条件都不矛盾的新观点。
这个新观点就是:康熙可能不是跟“太后”、而是跟另一位“武当派高手”学的武功。
如果先认定康熙跟太后学习武当派武功,再分析康熙跟太后习武时有没有过怀疑等心理活动,对不起,我做不到。
但提出并完善上述新观点,对我而言反而容易的多。
如果您认可我这个思路,再请继续看下文……
————————————————————
还有个关键词需要提醒注意,那就是:
请注意,康熙学的武功(花架子),不是别家、而是“武当派”的。
————————————————————
自张三丰以降,中原武林门派历来奉少林、武当为泰山北斗。
这种双雄对峙的局面维系了至少300年,甚至比整个明朝的历史还长,直到满清入关,天下大势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一个门派,想要在少数民族政权的统治下继续传承,“妥协还是对抗”的选择,约等于“生存还是毁灭”的结果。
前车之鉴,曾经的泰山北斗——全真选择对抗到底,但结果如何?
历史的车轮继续前进,当武当处在和当年全真相似的位置时,他们对于反清事业的态度,成了跟少林一样的“骑墙派”。这一点从少林武当都只派弟子参加杀龟大会可见一斑——观望、名义上参与、但不做更多投入。
当下各省盟主聚齐在一起,但一点人数,却只一十三位,原来晦聪禅师、云雁道人等都没赴会,由其门人弟子代师参预。——27回
至于武当派对朝廷的态度?书中没有明确交代。但结合当时武当的内部生态环境——云雁和云鹤勾心斗角。
真武观观主云雁道人和师兄云鹤道人失和已久,两人尽是勾心斗角,互相找门下弟子的岔儿。——8回
再参考当年尹志平和赵志敬时期全真派的路线之争来推测,二云之中至少有一方容易倒向清廷以寻求政治加分,是可以理解的。
再对比下多次经历朝代更迭的少林派,他们积累了足够多在政治斗争中生存的经验,骑墙骑得更加圆润,所以会给书中反清人士留下一种“不肯得罪官府”的印象。
黄土堂香主姚必达踌躇道:“少林寺方丈晦聪大师,在武林中声望自是极高,不过他向来十分老成持重,不肯得罪官府。这几年来,更定下一条规矩,连俗家子弟也不许轻易出寺下山,生怕惹祸生事。要联络少林派,这中间恐怕有很多难处。”——8回
实际上读者看到的比书中反清人士看到的更多,晦聪的具体行为包括:接受朝廷敕封!派人保护顺治!解读康熙密旨!这已经不能说“不肯得罪官府”了,评价为“朝廷最亲密合作伙伴”也毫不为过吧。
对比看来,如果真有一位武当派高手,跟太后保持着密切联系,那也没啥好奇怪的了。
所以,如果康熙曾见过太后身边有这么一位仙风道骨的老者,不论他确实跟这位老道学过几招武功(花架子),还是他曾通过养母向老道索要《武功秘籍》自己照着练,重点是只要康熙曾见过太后身边这么一位武当高手,哪怕只见过一面,之后他再学武当派武功时,就不会对题干中的疑问表示奇怪。
————————————————————
试着简单还原一下当时的场景:
(场景一。时间:康熙刚当皇帝不久。地点:慈宁宫。)
康熙:“参见母后!”
太后(实乃毛东珠扮演):“这位是云X道长,当今武当派第一高手。”
云X(没有人知道他是云雁还是云鹤):“贫道参见陛下!”
康熙:“道长好,早听说武当派武功高强,今日幸会,还盼道长指点一二!”
太后:“皇上天性好武,道长便稍加指点何妨?”
云X:“也好,贫道献丑!”
(云X演示,康熙一学就会)
云X:“陛下天纵奇才,贫道生平仅见!”转头对太后稽首道:“太后适才所言之事,贫道这就去办。”
太后:“免礼平身。”
(云X走后)太后:“云X之事,皇上不必向外人提起!”
康熙:“是。”
【如此这般,康熙通过太后认识了一位武当派高手】
…………………………
(场景二。时间:康熙认识韦小宝之后。地点:慈宁宫。)
【可能性一】
康熙:“参见母后!刚好云X道长也在。”
云X:“贫道参见陛下!”
康熙:“道长,假如有人会一种武功,叫做什么‘大慈大悲千叶手’的,该当如何破解?”
云X:“那是少林派的武功,虽然厉害,不足之处在于招式繁复。我武当派的‘八卦游龙掌’虽只八八六十四式,但反复变化,尽可抵敌。”
康熙:“那么哪一门功夫厉害些?”
云X:“这两门都是上乘掌法,说不上哪一门功夫厉害。谁的功夫深,用得巧妙,谁就胜了。”
康熙:“还盼道长指点!”
云X(心想不能教鞑子皇帝真功夫,但教他几招花架子无妨):“也好,贫道献丑!”
(云X演示,康熙习武,过程从略……)
【如此这般,康熙的武当派武功就不是跟太后,而是跟云X学的】
【可能性二】
康熙:“参见母后!”
太后:“皇上每天早晨的茯苓燕窝汤,还是一直在吃吧?”
康熙:“是,每天都在吃的。云X道长近日来过么?”
太后:“不曾来,皇上找云X何事?”
康熙:“儿臣今日跟一个小太监比武,他会用一种武功,叫做什么少林‘大慈大悲千叶手’的,一时难以应对。儿臣想少林武当齐名,云X道长必有破解之道。”
太后:“云X向日曾留下一本《八卦游龙掌》谱,既然少林武当齐名,或许便能破解。哀家这就找找,稍后叫人给皇上送去。”
(康熙走后,毛东珠赶紧画图,画好后派蕊初给康熙送去,康熙照练不提……)
【如此这般,康熙仍然以为自己的武功是跟云X学的,所以当然不会奇怪啦】
————————————————————
书中韦小宝康熙最开始学的当然不是千叶手和游龙掌,上文虚拟场景就借用俩名词来说明问题。
本来还想多写点的,感觉问题能解释通就好,再多就成阴谋论了,于是打住。
顺路推荐我的另一个回答,也是关于毛东珠的脑洞:
其实毛东珠早年间的经历,在鹿鼎记中并未交代清楚,疑点不少。但如果合理释放脑洞,作一篇以毛东珠为主角的同人,写她入宫前后的故事,一定会很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