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本人以及我身边的人,基本上都没听说过碰到“高价彩礼”这种事的。
我本人的话,不算买房及装修,整个结婚过程,包括蜜月及所有花费,两个人加起来应该是花了不到10万。对了,因为我这里没有喜酒收红包的习惯,所以摆酒席的钱全是我和我lp掏的。
所以,我觉得如果有人遇到提出明显高于自己的经济实力的财力数额的话,这多半是女方家长的一个委婉的劝退。
如果非要打肿脸充胖子,咬牙东拼西凑的拿出来,除非对方家庭真的很见钱眼开,不然,多半会有下一轮的劝退。然后,如果她们真的那么见钱眼开,你确定还要继续和她结婚?
彩礼是传统。
但是1998年之前,大多是象征性的。
真正大规模上涨成为沉重负担是近几年的事情。
彩礼和房子加名类似,属于买卖婚姻的表现形式。
感情婚姻,这些东西是象征性的,你出10万彩礼,我出10万嫁妆,等于抵消,都是父母给儿女的。
买卖婚姻数量确实比较多,你看看上学的时候,一个班有几个班花就知道了。
性吸引力高的,比例顶多5%
双方性吸引力都高,或者喜欢对方这盘菜,因为互追结婚的比例很少,单追,另外一方感觉还行的多。
甚至单追也不是多喜欢,只是感觉还行,或者需要婚姻,性,子女,社会角色,只是追个过得去的。
所以利益婚多。买卖婚姻也不少。
买卖就有买卖价格。
买卖的价格一方面看双方供需,二是看机会成本。
计划经济时期,人口不流动。
单身成本很高,父母和你住一起,家族在你周围,城市里面终身雇佣,大龄单身会成为一辈子的耻辱标签。离婚也很丢人。
而结婚在城市意味着排队分房子,你不分房子买极少数的商品房是买不起的。这个时候结婚意愿就很高。
你不结婚,农村连村干部都会干涉(春晚小品,懒汉相亲),城市有工会妇联居委会。
机会成本高,结婚意愿高,婚姻本身成本低。
1998朱镕基改革以后
结婚不分房子了,基本保障没有了,贫富差距拉大了,大家庭解体,国企下岗,农村基层解散了。人口大规模流动了。
单身压力变小,而结婚的机会成本大增,结婚要独立住房,要养育子女,而这些价格都高了。
结婚意愿是总体下降的,男女都下降。
男方下降表现在不追女生了,女方下降表现在买卖婚姻的价格。
1998年至今。结婚主流从住在男方家,到买房结婚,到买房加名,到买房加名加彩礼,是一个买卖婚姻价格不断上涨的过程。
价格高以后,就是大量剩女。剩女商业价值催生田园女权自媒体,然后制造更多剩女,互相强化。进一步提升买卖婚姻的价格。
评论部分提醒了我一下,需要补充一点买卖婚姻的问题。
事实上的买卖婚姻,是封建时代法律和礼法保障的,男方出钱,买断女方部分人生自由。
封建法律通过强调父权,夫权,婆婆的权利(媳妇打婆婆处死,杀婆婆凌迟),把女性作为部分财产属性的东西。丈夫彩礼娶进家的媳妇,可以当财产卖掉,妻子自由需要花钱买休,出轨更是死罪。女方有三从四德的要求。
现在的买卖婚姻,其实是一个严重偏向于卖方的买卖婚姻,就是男方支付价格在先,女方履行妻子义务在后,而且关于妻子的义务,并没有法律或者礼法规定,或者有罚则。
男方支付高额彩礼加上半套一套房子,换取的只是法律上婚姻关系,而婚内,妻子不上床、不生孩子,不做家务都是自由的,并没有法律规定,妻子要履行这些业务。妻子也是可以随时离婚,而不用退还彩礼房子的。
对于没有多少感情因素的买卖婚姻来说,如果男方婚前就支付了高价格,那么婚后他并没有权利的法律保障。
买卖婚姻的价格高了,同时法律不保护买卖婚姻买方的利益。所以买卖婚姻也出了很多问题,男方也强烈排斥买卖婚姻。
结果就是,男女本人的结婚意愿都大幅下降。
应该承认,男方在年轻的时候,性需求比女方更强烈,这是婚姻的动力之一。但是当婚姻成本过高且没有保障(日本婚后夫妻同房频率就非常低),婚姻意愿就大幅下降了。
这个过程在80年代的日本,90年代的台湾香港都出现过。
日本现在三分之一的家庭是单身家庭,四分之一男人终身不婚,七分之一女性终身不婚。大致会是中国未来的样子。
未来
高富帅和白富美还是正常结婚的。高富帅会有部分人谈一辈子恋爱,生一堆私生子但是不结婚。
底层会有大量恋爱但是不婚,但是单身妈妈福利低,孩子还是不会生多少。
中产婚姻幸福指数越来越低,离婚率越来越高,中产也倾向于不结婚,或者晚婚。出于养老考虑中产会生孩子但不会生多。
因为传统的关系,需要一代人时间过渡,从家族价值过渡到个人价值。
70后的孩子们面对父母的逼婚压力就会小很多。
单男未来会是巨大商机,他们挣得总体比单女高,一旦他们想开了,把买房结婚的钱用于个人享受消费,市场是巨大的。
有风投要投个十亿八亿请私信。
我同意啃老的说法,
本质上这一现象的死灰复燃意味着新一代的年轻人无法把握自己的人生,从父辈的角度来看,婚姻是一个纯粹的经济和利益交换问题,只有热恋的恋人之间才有什么有情饮水饱。所以如果在婚姻关系中年轻人在各方面占主导地位,那么彩礼和其他风俗习惯便会弱化和消失。因为说白了如果年轻人在经济上占主导地位,那么彩礼等于是付出夫妻共同财产,无论是哪一方都不希望无端的损失。
而彩礼风俗的死灰复燃在一定程度上正说明在缔结婚姻的时候,夫妻双方在经济上并不占主导地位。
我用百度搜了一下,整个2005年里关于啃老的新闻。
在2005年的时候,啃老还是一个极其不好听的词。
事实上,“啃老”的行为,不仅给父母造成极大的经济压力,同时,也是在没有支付社会保险的情况下占用着社会的公共福利,降低了老人的收入标准。有必要指出的是,就“新失业群体”自身而言,忽视自身就业本领的培训,本领不大而又好高骛远是就业障碍的根本原因,他们并没有意识到,长期的失业,不仅不可能“从天下掉下来个大馅饼”,而且对社会就业群体的长期游离,也会使自己边缘化,随着年龄的增长,不仅不会因而成熟,而且会钝化自身的生存嗅觉,最终成为无根的浮萍,愧对自己的青春。按老话说,此谓不孝不仁者也。
而现在,起码在知乎,主流舆论已经变成。
子女需要把父母的钱赶紧掏出来买房,升值保值,以避免通货膨胀。
在整个中国,已经默认,父母需要主动出钱给子女买房。
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饭缸,公开叫嚣买房需要凑齐6个钱包。
十年前,啃老可是标准的贬义词啊。
十年时间,不啃老,没老可啃,已经在事实上,成为男人婚恋市场上最重大缺陷之一。
我同样用百度搜索了一下彩礼。
整个2005年到2007年,网络上关于彩礼的内容少之又少。总共只有几十条。
十年前,彩礼在网络的关注度,还远远低于啃老。
大部分网友都表示,彩礼是封建俗礼,并不普遍。
即使有,举出的彩礼例子普遍也在几千到一两万。
部分上海的网友明确表示,上海不仅没有彩礼,如果男方有房子,女方还要主动陪嫁妆。
十年后,再次使用百度,彩礼在网络的关注度,已经远远高于啃老。
百度关于彩礼的信息35,600,000个,其中99%,至少3500万条是2012年后出现的。
只要你想通了,啃老是怎么从贬义词,在十年里,演变成没老可啃是重大缺陷。
你也就想明白了,彩礼是怎么从封建陋习,演变成大众规则。
题主其实也基本说出来了,现在的“彩礼”和封建社会的彩礼本质上完全不是一码事。
封建社会女性是没有地位的,交易的是双方的男人,甚至你也可以理解为岳父收了财物把女儿卖给女婿/亲家,现在这种婚姻内涵已经完全被废止了,女方是自由的,彩礼已经没有了原来的购买物。
如果是照顾传统和风俗,完全可以仅走个形式,象征性走个流程,双方皆大欢喜,而实际上,现在很多地方,彩礼的交易的意味更重了,而且价码更高了。
现在的彩礼,本质上是女方择偶优势的变现,交易的另一方大部分情况下不是岳父了,而是女方本人,另外一方是男方父母。
她把原来属于婚姻内的正常事物都可以重新交易给男方,比如,俩人生个孩子,很正常吧?换个说法,“为你生个孩子”,这么一说,你是不是得付钱?
基本上近年来都是吃生育这一块的价值,没办法,生育是被女性垄断的,不断拆解生育的详细过程,详细作价,还可以吃一些年。
或者说,变现的理由其实也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择偶优势,择偶优势在,下面就是选什么理由而已。
男方父母想传宗接代,传宗接代的权利现在完全掌握在儿媳手里,你不出钱,谁出钱呢?
有得钱的机会,而且“合情合理”,自然义不容辞,能不受欢迎么~
中途岛战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