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6年12月,林彪曾讲过一次“怎样当好师长”,可以说这是他对自己红军时期作战指挥的一个小结:
一、要勤快。不勤快的人办不好事情,不能当好军事指挥员。应该自己干的事情一定要亲自过目,亲自动手。比如,应该上去看的山头就要爬上去,应该了解的情况就要及时了解,应该检查的问题就要严格检查。不能懒,军事指挥员切忌懒,因为懒会带来危险,带来失败。比方说,一个军事指挥员,到了宿营地就进房子,搞水洗脸洗脚,搞鸡蛋煮面吃,吃饱了就睡大觉。他对住的村子有多大,在什么位置,附近有几个山头周围有几条道路,敌情怎么样,群众条件怎么样,可能发生什么情况,部队到齐了没有,哨位在什么地方,发生紧急情况时的处置预案如何,都不过问,都不知道。这样,如果半夜三更发生了情况,敌人来个突然袭击,就没有办法了。到那种时候,即使平时很勇敢的指挥员,也会束手无策,只好三十六计,跑为上计,结果,变成一个机会主义者。机会主义和打败仗,常常是因为没有思想准备,没有组织准备,工作没有做到家,懒的结果。因此,不论大小指挥员都要勤快,要不惜走路,不怕劳累,要多用脑子,要做到心到、眼到、口到、脚到、手到。事情没有做好以前,不能贪闲。贪闲就隐伏着犯错误的根子。什么事都要心中有底,“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雷打不动的干部,牛皮糖式的干部,不管有多大本事,都不是好干部。
二、要摸清上级的意图。对上级的意图要真正理解,真正融会贯通,真正认识自己所受领的任务在战役、战斗全局中的地位和作用。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才能打破框框,有敢于和善于在新情况中找到新办法的创造性;才能有大勇,才能决心强、决心狠,敢于彻底胜利,有强烈的吞掉敌人的企图和雄心。指挥员的勇敢集中表现在歼敌决心的坚定顽强上面。指挥员的大勇建立在革命的最高自觉性和正确理解上级意图的基础上面。
三、要调查研究。对于敌情、地形、部队的情况和社会情况,要经常做到心中有数。要天天摸,天天琢磨,不能间断。这样做,不能看作是重复,实际上这不是重复,而是不断深化不断提高的过程,是取得正确认识的必不可少的手段。平时积累掌握的情况越多,越系统,在战时,特别是在紧张复杂的情况下,就越沉着,越有办法。急中生智的“智”,才有基础。因此,调查研究工作要贯串在各项工作中,要贯串在每一次战役、战斗的整个过程,反对打莽撞仗、糊涂仗,反对急性病,反对不亲自动手做调查研究的懒汉作风。特别是敌情,必须切实摸透。因为敌情是活的,敌人必然会极力隐蔽、伪装他们的真实企图和行动。要尽一切可能不间断地侦察,查清敌人的部署和动向,看他扮演什么角色?是主角还是配角?是主力还是非主力?是骄兵还是败兵?能集中多大兵力向我们进攻和阻挡我们的进攻。查明敌主官的特性,看他惯用和擅长用什么战法,根据他当前的企图判断他可能采用什么打法,等等。只要摸清了敌情、我情、地形的底,决心就快,就硬,就坚定。就不会被任何假象所迷惑,就不会被任何困难所吓住。如果情况不清,就会犹豫不决,举棋不定,坐失良机,或者勉强下了决心,一遇风吹草动,听到畏难叫苦和不正确的建议,就容易动摇,可能一念之差,前功尽弃。
四、要有个活地图。指挥员和参谋必须熟悉地图,要经常读地图。熟读地图可以产生见解,产生智慧,产生办法,产生信心。读的方法是把图挂起来,搬个凳子坐下来,对着地图看,从大的方向到活动地区,从地区全貌到每一地段的地形特点,从粗读到细读,逐块逐块地读,用红蓝铅笔把主要的山脉、河流、城镇、村庄、道路标划出来,边读,边划,等到地图差不多快划烂了,也就差不多把地图背熟了,背出来了。在熟读地图的基础上,要亲自组织有关指挥员和参谋对作战地区和战场进行实地勘察,核正地图,把战场的地形情况和敌我双方的兵力部署都装至脑子里去,做到闭上眼睛面前就有一幅鲜明的战场图影,离开地图也能指挥作战。这样,在你死我活、瞬息万变的战斗情况下,可以比敌人来得快,争取先机,先敌一着,掌握主动,稳操胜券。
五、要把各方面的问题想够想透。每一次战役、战斗的组织,要让大家提出各种可能出现的问题,要让大家来找答案,而且要从最坏的最严重的情况来找答案。把所有提出来的问题都回答了,再没有问题没有回答的了,这样,打起仗来才不会犯大错误,万一犯了错误,也比较容易纠正。没有得到答案的问题,不能因为想了很久想不出来就把它丢开,留下一个疙瘩。如果这样,是很危险的,在紧要关头,这个疙瘩很可能冒出来,就会使你们心中无数,措手不及。当然,在战争环境中,要考虑的问题很多,不可能一次都提完,也不可能一次都回答完,整个战役、战斗的过程,就是不断提出问题和不断回答问题的过程。有时脑子很疲劳,有的问题可能立即回答不了。这时,除了好好地和别人商量以外,就好好地睡一觉,睡好了,睡醒了,头脑清醒了,再躺在床上好好想一想,就可能开窍,可能想通了,回答了,解决了。总之,对每一个问题不能含糊了事。问题回答完了,战役、战斗的组织才算完成。
六、要及时下达决心。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可以下决心打呢?指挥员必须以最大努力组织战役、战斗的准备工作,力求确有把握才动手,不打无把握之仗。但是任何一次战斗都不可能完全具备各种条件,不可能有百分之百的把握。一般说有百分之七十左右的把握,就很不错了,就要坚决地打,放手地打。不足的条件,要通过充分发挥人的因素的作用,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充分发挥人民军队特有的政治上的优势,充分发挥指战员的智慧和英勇顽强的战斗作风来弥补,以主观努力来创造条件,化冒险性为创造性,取得胜利。
七、要有一个很好的很团结的班子。领导班子思想认识要一致,行动要协调、合拍,要雷厉风行,要有革命英雄主义的气概。都要勤快,都千方百计地办好事情,完成任务。不互相扯皮,不互相干扰,不抱旁观者的态度。如果领导班子不好,人多不但无用,反而有害。
八、要有一个很好的战斗作风。有好的战斗作风的部队才能打好仗,打胜仗。好的战斗作风首先是不叫苦,抢着去担负最艰巨的任务,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猛打猛冲猛追。特别是要勇于穷追。因为把敌人打垮以后,追击是解决战斗、扩大战果、彻底歼灭敌人最关键的一招。在追击时,要跑步追,快步追,走不动的扶着拐棍追,就是爬、滚,也要往前追,只有抓住敌人,才能吃掉敌人。好的战斗作风要靠平时养成,要靠实际锻炼,要在紧张、残酷的战斗中才能锻炼出来。不敢打硬仗、恶仗的部队,让他打几次就打出来了,因为已经见识过硬仗、恶仗的场面,有了体会,有了经验,知道怎么打了,百炼成钢就是这个道理。做工作也要有好的作风,说了就要做,说到那里做到那里,要做得干脆利索,要一竿子插到底,一点不含糊,不做好不撒手。好的作风的养成,关键在于干部。强将手下无弱兵,干部的作风怎么样,部队的作风就会怎么样。因此,首先要抓好干部,要干部做出样子,影响带动部队。只要干部作风好,指挥好战斗,多打胜仗,即使是新建的部队或者原来基础较弱的部队,也会很快打出好作风来,像铁锤一样,砸到那里,那里就碎。
九、要重视政治,亲自做政治工作。部队战斗力的提高要靠平时坚强的党的领导、坚强的政治工作。连队的支部一定要建设好,支部的工作要做活,就是要把所有党团员的革命劲头鼓得足足的,充分发挥他们的模范作用、带头作用,通过他们把全连带动起来,通过他们去做政治工作,提高全体指战员的阶级觉悟。有了坚强的党支部的领导,有了坚强的政治工作,就可以做到一呼百应,争先恐后,不怕牺牲,前赴后继。战术、技术也要练好,特别是技术,如果枪打不准,战场上就不能消灭敌人,就不能解决战斗。因此,军事训练不能马虎,党政工作要领导好训练。艺高人胆大,胆大艺更高,部队有了高度的无产阶级觉悟,有了好的战斗作风,再加上过硬的作战本领,就如虎添翼,就可以无敌于天下。
本人研究生毕业后,考到某基层检察院工作。四年后考入某部,至今到部里工作整3年了。结合自身的成长经历和大家分享一些工作体会,主要谈谈部里工作和基层工作的两点不同以及应对方法。
工作量该大了怎么办?有很多人在面试之前参加了面试培训,或者至少看过面试参考书,其中有一类题目是,对于领导安排了很多任务,自己比较难以完成的,该怎么办?题目的标准答案是:提高工作效率、延长工作时间、请求同事帮助、适时向领导反映困难。但优先要考虑的肯定是要提高工作效率。大家都能答好这个题目。但这个答案只是给了我们What而非How,告诉我们要提高效率而没告诉如何提高效率,就像给了我们一碗鸡汤而不给勺子,是所谓“正确的废话”。
那么,就公务员而言,如何提高自身的工作效率呢,我想借这个机会和大家分享一些方法论,即Know- How。以及,与Know- How相对应,我给“知道什么场合能用什么方法解决什么问题的能力”的能力命名为Know- Can。下面,我会向大家安利一些提高效率的Know- How和Know- Can。我将从信息的搜集、分析和处理(呈现)这三个环节来说。
一、搜集信息
机关文稿无论领导讲话、重要文件、工作总结、调研文章等“大块头”文章,还是通知、批复、纪要、信息等“小块头”文章,除了涉及本职负责的业务知识外,还可能涉及到政治、经济、历史、哲学、文化、教育、法律乃至宗教、涉外、军事、保密、统一战线等多方面的知识,每一门知识又包括了方针政策、专用术语、不同时期的任务与要求等大量具体的知识。如果缺乏这些方面的知识,不仅材料写不下去、写不对路,还难免不说外行话,甚至还可能说错话。这就需要我们具有快速学习的能力,也就是在短时间内,处理大量信息的能力。程序员有句俗话叫做GIGO, 是Garbage in, Garbage out的缩写,即垃圾输入,垃圾输出。没有大量的优质的输入,无论如何也不能胜任机关工作,特别是文字工作。那么输入的来源呢,则是向书本学习、向领导同事学习、向实践和群众学习,我一不小心就又抛出来一个面试培训班的标准答案,很熟悉吧?
(一)向书本学习
读书时最怵头的是记不住,尤其是在自己半生不熟的领域,要引用其他书籍、论文的句子、论述、观点时,往往手头没有,甚至只是依稀记得有这回事,具体谁写的,哪本书里提及的,具体怎么论述的,统统记不得了。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教育家徐特立提出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观点,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我建议大家用印象笔记这个知识管理软件替代笔墨。具体有以下做法:
(二)向领导同事学习
勇于发问,善于发问。工作过一段时间以后,我们自然而然的会产生一些疑惑,这些疑惑在书本里也得不到答案,只有靠向领导同事发问才能得到答案。我们的机关文化讲究层级管理尊卑有序。做为下级,好像不是你随便可以向上级领导发问的。可是对青年人来说,机关大多数人都是你的上级或领导,如果你不能勇于发问,那就不知要失去多少学习和上进的机会。羞于发问的原因各有不同。有的青年是不敢接近领导,恐怕被批评或是被评价“你来了这么长时间了这都不知道”;有的是不善思考,基本提不出什么问题;也有的是看到领导板着个面孔,自然也就敬而远之了。 大到人类这个物种,小到每个人,我们的生存能力和发展能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的学习能力。我们每天接触最多的,就是我们的同事、我们的领导,而他们就是一本活着的书,就是活的实践,他们身上积累着大量从书本和实践中来的东西,都是很宝贵的东西,正所谓“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积攒在心里的疑惑经领导和同事的解答,就会变成了你的心得和收获,我建议你作一则工作日记记录下来备查,记日记的软件推荐IOS上的Day One。
(三)向实践和群众学习
我在这里只是介绍两个参与调查研究工作的小技巧。
二、分析信息
分析的对象有两种,一种是数据,一种是文本。
三、处理(呈现)信息
掌握信息并作分析后,我们要形成文字呈现出来,这里讲讲几个技巧。
我刚才介绍的大部分软件都挺容易上手,但其中一些软件如Excel的学习成本还挺高,学习曲线也挺陡,希望大家能借助网易云课堂、知乎、微博等网站加强学习。
另外,按照少就是好的原则,我再给大家推荐三本书,第一本是《不变的是原则 万变的是方法》,作者王振耀历任民政部基层政权建设司副司长、救灾救济司司长、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促进司司长,这是一本他的官场回忆录,是一位高级官员的行政机密;
第二本是《大手笔是怎样炼成的》,这是一本介绍公文写作的实战体会,作者谢亦森多年担任地方主要领导,现任江西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第三本是《金字塔原理》,这是一本讲解写作逻辑与思维逻辑的读物,作者明托是麦肯锡管理咨询公司的咨询顾问。
以上三本书可以作为新任公务员的案头书,常翻常新,其他的《颈肩腰腿痛养护全书》等也很有用,就不多作介绍了。
最后,“以大多数人的努力程度,还没到要拼天赋的时候”。你既然通过了竞争如此激烈的国家公务员考试,就证明祖师爷肯定是赏了这口饭吃,希望能够再接再厉,尽快成为一名称职优秀的公务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