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伦敦奥运会,挺完204公斤确定拿金后,我死死把于导抓着冲台下大吼“这是我教练!!!”那会唯一的念头,就想让全世界的人都看到他,知道他是谁。
大伙在电视上看到运动员跟教练拥抱啊举高啊,是会有点疯狂,但确实控制不了。因为什么呢,他是成就你的人。差不多是最重要的那一个。
这么说吧,技术实现教练不一定比得上运动员,但他一定是这个世界上极少极少真正懂你的人,无论是在生理上还是心理上。实话越往后走,最难的部分反倒不在训练,而是保持专注力。都是普通人,会被很多事情困扰,技术、体力、年龄、伤病、家庭,还有已经取得的成绩。
老说上场就是跟自己比,也这意思。心不稳,练再多都没用。
教练就是那个一直在旁边看着你,在前面拉着你,把你拽回正轨上的人。就我和于导搭档的这些年吧,关系还挺复杂,师傅、朋友、家长、人生导师,都有。
师傅,是做教练的基础内容。我理解吧,有时更像个对手。怎么说呢,得把你挖透了,看破了,才知道该从哪儿下手能最快提升啊。我是2003年进的国家队,2009年2月底才开始跟着于导。8个月后,拿了世锦赛冠军。
这是我的第一个世界冠军。那之后,才开始敢想着去冲奥运金牌的。可以说,现在我弱点是哪,极限在哪,恐惧什么,他全门清。当然,除了我,他还得花很多精力去抠竞争者的技术点,最新的训练方法,要照顾很多事。
光整技术远远不够,还得抓心理。这茬说起来有点玄乎,说俩幕后的事儿吧。我人比较内向,劲儿都在里头憋着。于导很了解这点,所以有时训练看哪把差点儿意思,他也不正儿八经走你旁边认真说道,就慢悠悠飘一句:“没有高度啊,铃不往上走啊。”语气漫不经心,但就能扎实地给人敲一鼓,大家能懂我意思嘛?
再有,重大赛场上教练间的心理战编排,至关重要。有些神来之笔,是奠定战果的关键。
东奥决赛挺举,我开把197公斤。按常规是5公斤加把,但意大利选手第一把结束后我俩差距只有2公斤,咬太紧了。于导很干脆地破了例,开205公斤,瞬间压力全搁对方身上了。小伙子二把顶着开了203公斤,没举好。之后,我们才把重量改到204公斤,把优势稳在了极难超越的9公斤。
说东奥还想起个事儿。刚知道延迟那会,下了训练于导经常找我喝茶(真喝茶),两男人坐一块聊孩子,说家庭,海阔天空地侃。起先还迷糊,后来琢磨明白了,他是专门给我卸思想负担来了。
搭档快13年了,一路走来的艰难都是他陪着。他叫于杰,由衷感恩。
另外想借这个地儿,向举重队所有站在背后默默付出的教练组员们说一句谢谢。新的一年,我想跟大家伙一起走得更远。
我是吕小军,一个热爱举重的中国人。
运动员承载的,是技术和体魄
教练员承载的,是运动员啊……
复旦刚刚上岸,写了一趴经验,刚好挪过来~
我自己是考研英语(一)90分,全程用的材料主要是真题(刷两遍)
首先要说一下,我自己过去是江苏高考生,六级660+(我知道有的人看到这里想关掉,千万别,下面都是掏心掏肺的经验)。我想告诉大家的是,国内英语应试其实都是一个模子,我在高三之前的英语应试做得不好,但是通过一定的方法提上来了,之后就再没扑过街。所以英语应试是件花相对较短的一段时间,就能立竿见影的事情。
这些考试是一通百通的,题型稍有调整,调整的部分我放在后面谈。先说共同武器和快速质变的方法。
我们都考过很多试,都明白英语应试无非单词、阅读、作文。单词不够熟悉老卡壳,影响理解。阅读时间完全不够,生词难,费脑子,做不对题,作文分数拿不高。这些就是欠缺和症结所在了,但是完全可以克服,我自己也是这样。
要做的事情很简单。首先明白四个点:
1、阅读好,英语好。国内应试尤其如此,得阅读者得天下。
2、想要阅读好,先提速度,再提技巧。
3、想要速度快,单词少不了。想要背单词,阅读是法宝。
以上三个点都是围绕阅读进行的,这里学姐另外有个日常阅读部分提分的小技巧送给大家,每天最好利用碎片化时间,比如早起/饭后/睡前读一些英语文章。备考初期我总觉得只刷真题心里还是没底,在室友推荐下就关注了一些考研英语公众号比如: 经济学人考研英语,其实大家也都知道,在考研英语阅读中,特别是英一部分(简直是很多人的噩梦),很多文章读着很痛苦,晦涩冗杂,轻易读不懂。于是我干脆放弃平时刷剧时间,转化到阅读提升中,睡前读一读公众号里面的英语文章,慢慢你会发现,长难句、词汇和语感都有非常大的提升!
4、作文是提前准备好的高级词汇大赛。
围绕着这些,办法就来了:
(一)一个半月质变part
1、先给自己一个半月时间,每天掐时间做4篇阅读(要是觉得不够,我最多做到过8篇)。可以用真题,或者找一些难度相似的文章来做。暂时不要求题目做对的质量,更重要的是能够做到5-6分钟左右通读完一篇文章,遇到生词不能查,一定要自己猜测。
做完和批改以后,开始研究生词和刚才不理解的句子。我一般会用电子词典一个一个去查所有我不认识的词,并且在旁边标注全部的词义、例句或例短语、不会读的词还包括音标。不要怕麻烦,标的过程其实就是记忆的过程,标完再读一读这句话,比抱着单词书背十遍都有用。
最后一步,4篇都做完之后,拿一个A6大小的小本子,整理刚才查的生词,左边英文,右边中文,中间音标和你觉得有价值的例句。
整理完,遮住中文,通读一遍,这时候你会发现基本上已经记住这些单词了,而且能够回忆起遇到它的那篇阅读的那个位置的内容。恭喜你,一个单词在不同语境中复现7次,这辈子都不会再忘,而我们正常的每一个人只要三个语境就可以牢牢记住,这个单词已经被你拴住了一半。
2、第二天,拿出单词本,分别在早饭前、午饭前、晚饭前花五分钟时间遮住中文复习一遍,并且花五分钟扫一眼昨天做的阅读中的标注。然后进行当天新的练习。复习这一步,每天坚持做。
在这个过程中,你会慢慢发现很多词在重复出现,这些词就是考研的重点生词,而且你会无痛感地牢牢记住。这就是我为什么很少用单词书去背单词,没有语境的记忆是不够高效的。
如果这样每天坚持做一个半月,基本上都会发现自己读文章变得轻松了、快了,这就是你进行后续正确率提升的基础。
(二)坚持做阅读+正确率提升part
在上手之后,阅读量基本上可以减到一天2篇(真题数量肯定是不够的,所以大家要找难度相近的新文章去读),一直坚持直到觉得已经胸有成竹为止。我以前是坚持到考前。在高考的时候300多天每天雷打不动四篇新文章和单词,其实不花很多时间,真正速度达标,只需要半个小时不到。四六级是提前一个月,每天2-4篇不等。考研的时候没有一直坚持,因为专业课内容太多,但还是会隔三差五两篇两篇地练。
正确率是有了速度和基本词汇之后,接下来要解决的问题。这种时候会觉得,文章能看懂,题目就是做不对。我一开始做考研阅读的时候,错的最多一套卷子错了2/3,后来发现错题是有套路的。建议大家去听10节左右唐迟老师的阅读课,我真的受益匪浅,可以说如果没有这几节课我还会错很多。剖析考研阅读题目的方法是:
1、给题目分类。我自己做题总结之后,把题型分为细节题、中心思想题、猜词义题、情感态度题、例证题。拿到一篇阅读,先看题目,再读文章,看题时直接在旁边写上分类。
(1)细节题、猜词义题的核心思想是:阅读理解不要“理解”,一切答案都在原文里明确找到,定位好的句子是最重要的解题依据,定位句同义替换。
(2)例证题的核心思想是:实验的重点在于结论,一定识别并扫过例子过程。描述例子过程的一定是错误答案。
(3)中心思想题、情感态度题的核心思想是:作者写这篇文章,一定是为了批驳A,支持-A,考研阅读不存在中立作者。一个硬币有两面,考研阅读只强调一面,所以和稀泥的选项不要选、“中立、模糊、主观”的态度词不要选。在中心思想题的选项中,选符合作者情感态度的那一个。
细节服从主旨。(这就是我为什么说题目要分类,这样你才分得清什么时候选细节,什么时候选主旨。)
2、常见干扰项
(1)半程度绝对化,例如uncertain, didn’t know for sure直接被出题人在题项中写成no;90%写成unchanged;见major就要警惕
(2)真正的答案是原句的同义替换,没有用原句的词。而干扰项是用了好几个原句的高频复现词,但实质上意思早已面目全非、偷天换日。
(3)因果倒置,cause, bring about前后内容直接颠倒,相对容易识别。
(4)把原文中心词xx改成xxer,由于惊叹can’t imagine改成doubt,偷换事实。
(5)警惕原文中从没出现过的无中生有词。
(三)作文part
如果以上阅读部分都搞定了,作文一定不再是难事。我买了王江涛老师的《考研英语高分写作》,它可以很好地帮助把握题型,但我觉得只能帮助拿基础分。如果写作想拿高分,不仅仅要把意思无误地表达出来,而且要把意思“高级地”表达出来。这本书里的单词过于简单,推荐大家用真题黄皮书解析里面的例文,挖掘里面一些不错的、高级的用法专门形成自己的笔记。
我的【笔记截图】也分享在这里【看下面,顺序大家可以自己排一下!】,这是我进考场之前也一直在看的万能表达总结,比较小众而且非常有用。
有需要文字版以及有需要其他辅导的学弟学妹可以加我微信,知乎可能上的不及时,知乎咨询也会看,但如果长期没回可以微信滴滴我!